批判性思考 從幼稚園做起

文章摘錄 - 06-25 天下雜誌 550期

天下出版社相片  

以色列人顛覆世界的創新能力,來自他們質疑和挑戰權威的膽識。這樣的批判能力,從問幼稚園小孩,該如何管理他們自己做起……。

你聽過「公主的月亮」這個故事嗎?這是嫁到以色列的台灣女生吳維寧,大女兒小雅最愛的童話,也是以國教育的精髓所在。故事是這樣。生病的公主請求父王,把月亮摘下來給她,她的病才會好。國王號召所有的智者,卻沒有人能把月亮摘下。

此時,宮庭的小丑提出建議。既然是公主提出的要求,何不直接問她,如何摘下月亮?

五歲的時候,小雅也生病了。

不是身體上的病痛,只是她的情緒,變得很不穩定。吳維寧和她的以色列丈夫,住在南方沙漠的約瓦塔(Yotvata)集體農場。到處是綠地和友善的鄰居。小雅卻變得暴躁、愛哭。教訓她、罰她禁足,都不見成效。

有一天,吳維寧念完「公主的月亮」的床邊故事之後,突然想到問女兒:「爸媽該怎麼幫妳,才能控制妳的情緒?」

這時候,小雅才告訴媽媽:如果爸媽也發脾氣、罰她一個人待在房間,只會加強她的負面情緒。陪伴她、教她如何適當地發洩,是她一直渴望的協助。

 

人本教育造就的批判能力

有如童話裡的公主,小雅自己想出摘下月亮的方法。當《天下》記者遇見她時,她已經是落落大方的八歲女孩。陽光燦爛的笑容,沒有一絲往日的陰霾。

她拉著記者,陪她用益智積木,組成遙控車和立體的圓球。在集體農場的活動上,她幫忙翻譯希伯來文。記者不禁想起,那些被家長教訓到不敢吭聲、見到陌生人不敢說話的台灣孩童。

台灣過去的權威教育,本質上不相信學生的智商。所以,凡事都是一個指令、一個動作。

以色列採取的人本教育,尊重個人的差異,強調溝通,和自己解決問題。培養出的年輕頭腦,勇於挑戰權威、獨立思考,是「新創企業之國」的創新來源。

「在台灣,小孩頂嘴是非常沒禮貌的行為,」著有《孩子,我要你做自己》的吳維寧說,「以色列社會有這樣的寬容度。因為猶太教育強調,小孩要有批判能力。」

就算是幼稚園的小孩,都比從旁揣測的大人更清楚自己的狀況。因此,權威的看法只供參考,不是所有答案的來源。而權威是否值得尊敬,也取決於他的參考價值,不是看輩分或是地位。

「我不免覺得,東方人太尊敬權威,就算是愚蠢的權威,」以色列化學學會主席基南(Ehud Keinan)說,「我的學生直呼我的姓名,甚至叫我小名。如果我不能替他們解惑,他們就不把我當回事。光是掛著頭銜,沒有說服力,我每天都要博取學生的尊敬。」

如果有批判能力的年輕人,只在乎自己的需求,用來當否認權威的理由,那也只是寵壞的孩子。批判性思考的基礎,是掌握大局的宏觀視野。除了懂得提問,也要懂得解決問題。

 

坐在教室 不如出去蓋教室

來到約瓦塔集體農場的制高點,拜訪學員八百人的公立中小學。熱情的以色列學童,搶著要當模特兒、或是導遊。「來看看我們照顧的溫室、動物園、和正在蓋的特教班教室,」他們興高采烈地說。

學生自己蓋教室?砂石路一彎,發現學童沒有說謊。兩層樓高、沒有窗戶和屋頂的木製建築物,佇立在菜園、溫室、和太陽能發電系統之間,等待勤勞的小手幫它完工。

這是學生的戶外實作場所。在以色列,原本應該交給建商和工友的差事,是學習動手的絕佳機會。

學生在菜園種菜,並收集土壤滲出的廢水,灌進溫室的魚塭養魚。他們測試不同材質的吸熱效果,設法改良太陽能發電系統。

平均年齡十七歲、九名學生組成的特教班,則由指導老師監督,在校園的山丘上,自己建造教室。他們用保麗龍做隔熱,用木頭的支架確保教室不被強風吹垮。解決問題的執行力,讓名校高材生都望塵莫及。

「我們沒有例行的考試,學生到小學五年級才第一次打成績,六年級才拿第一張成績單,」副校長哈瑞斯說。「我們強調因材施教,把重點放在問題導向學習。」

從小學三年級開始,學生就在農場尋找他們能解決的實際問題。哈瑞斯自己的班級,就幫學校設計兒童動物園、發明垃圾的除臭劑,甚至挑戰沙漠中如何取水的大哉問。

 

負責是學習批判的最後一課

在現實生活中考察問題、尋求解答,讓年輕人的批判能力,成為回饋社會的正面力量,而非沒有建設性的抱怨與謾罵。

「我們現在推行一個新的制度。高中畢業後,學生先到社區服務一年,為社會做些事,同時去尋找自己的靈魂,」新上任的教育部長皮隆(Shai Piron)告訴《天下》。

約瓦塔的公立學校,已經有類似的制度。從八年級(相當台灣國中二年級)開始,學生要犧牲週末半天的時間,在附近的農場打工。

依照他們的興趣,可能幫忙擠牛奶、種田,或是照顧小孩。哈瑞斯解釋,這是訓練批判性思考的最終階段。學生要能扛起責任,國家的命運才能交給他們掌舵。

例如十七歲的高中生宜丹,在約瓦塔的托兒所服務。「因為我喜歡照顧小孩、陪他們玩,」她說。

但是,她發現當老師好像學不到新東西,「所以,以後不會當老師吧,」她聳聳肩說。選擇錯誤並不可恥,只要能從失敗中學習、能為自己的命運扛起責任。

或許有人會問:從小接受權威教育的孩子,想要學習批判性思考,會不會太晚?

「沒這個問題,」以國駐台大使何璽夢說。九○年代,百萬名猶太人從瓦解的前蘇聯移民到以色列。他們一輩子活在極權的共產國家,來到以色列的開放環境,馬上成為創新的生力軍。

「我的十二歲兒子,每天都跟他的台灣老師『鬥智』,」何璽夢笑著說。同樣在台灣養兒育女的亞蒙國際管理顧問公司常務董事葛瑞棻(Revital S. Golan),也鼓勵她的孩子質疑所有的事情、勇於挑戰家長和教師的觀點。

「台灣科學、科技、工程與數學(STEM)領域的人才很多,全球PISA評比的成績,也超過美國和以色列,」化學學會主席基南說,「你們已經做得這麼好。如果能多一點批判性思考,想像能有多大的成就!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rlel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